德鼎通高78、口径56、腹深35.4厘米,重84.86公斤。西周早期(公元前11世纪)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。 德鼎敛口折沿,鼓腹圜底,一对立耳甚大,下设三条柱足。口沿下饰三组外卷角兽面纹,由两条夔龙组成,两侧配置倒置的夔龙纹,足上部饰浮雕状外卷角兽面纹。 德鼎是西周早期遗存的少数青铜大鼎之一。这一时期的鼎发现很少,在重视食器的当时,都是重器。德鼎的造型较商代晚期已发生变化,口部呈桃形,器腹微微下垂,平添沉稳的气质。鼎的花纹仍采用带地纹的兽面纹,但构图趋于简略,层次也不甚丰富,表现出周人独特的简约风尚。 铭文内容:唯三月王在成周,行武王(福),自蒿、咸,王易(赐)德贝廿朋,用乍(作)宝尊彝。 铭文大意:“德”是做器者,德为周臣,此鼎文记录了“德”跟随着周成王,自蒿地前往成周(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),为周武王进行一场规模宏大的祭祀活动;祭祀结束之后,周成王赏赐给“德”二十朋贝,即四十串贝币,德用它做了青铜器。贝币,就是钱。 参考资料 1、白家讲坛。镇馆之宝“德鼎的密码”葛亮。 2、百度百科“德鼎”词条。 |
Copyright © 2001-2012 | 文正文化网 版权所有 ( 沪ICP备16043605 ) | GMT+8, 2019-2-20 20: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