弹棋棋盘实物,92厘米见方,分黑红双方对弈 弹棋 弹棋是西汉末始行的一种古代棋戏。至东汉时曾一度盛行。关于弹棋,《西京杂记》有记载,梁冀撰有《弹棋经》一卷,蔡邕有《弹棋赋》。 关于弹棋的玩法,据邯郸淳的《艺经》说,由两人对局,黑白棋子各六枚,先列棋相当,下呼上击之。棋局类似当时的蹴鞠球场,每方各六枚棋子,象征当时的六人足球制。 魏文帝非常喜欢弹棋,技艺很高,并写了一篇《弹棋赋》。从赋中“先纵二八”句,可知,三国时的弹棋,棋子由每方六枚增至八枚。到了唐代,弹棋仍很盛行,很多诗人都写过弹棋的诗篇,如杜甫、白居易、李贺、韦应物等都好弹棋。据柳宗元《序棋》说,唐代的弹棋,棋子的数量又有增加,由每方八枚增至12枚。双方棋子用红黑两种颜色加以区别。棋盘木制,中间部分隆起,一般为二尺见方,状如覆盆。其巅峰处为一小壶,四角微微隆起。《梦溪笔谈》说,大名开元寺的佛殿上有一石局,是唐代遗物。 到了宋代,也许是由于象棋的特别兴盛,弹棋突然销声匿迹,它的着法从此失传。 参考资料 1. 中国古代棋艺.徐家亮.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.商务印书馆.1997年版. 文章内容说明 本文根据“中国古代棋艺.徐家亮.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.商务印书馆.1997年版”一书的相关章节整理而来,本站免费发布,仅供网友学习使用,若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 图片说明 文章配图,部分为原书配图,部分为编辑人员根据文章内容大意配图,图片来自网络,拍摄者无法查询,目前为免费使用,图片版权归原拍摄者所有,图片拍摄者(所有者)若发现本站使用了您的图片,可与本站管理员联系,我们愿意与您协商,为您的图片支付适当的费用,若协商不成,我们会对图片进行删除处理,感谢您的理解。 |
Copyright © 2001-2012 | 文正文化网 版权所有|沪ICP备12013690号-1 | GMT+8, 2022-8-18 21: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