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: 衣上征尘杂酒痕,远游无处不消魂。 此身合是诗人未?细雨骑驴入剑门。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南宋孝宗乾道八年(1172年)冬。当时,陆游由南郑(今陕西汉中)前线调回成都(今属四川)。陆游在南郑,是以左承议郎处于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中,参预军事机密。南郑是当时抗金前方的军事重镇,陆游在那时常常“寝饭鞍马间”(《忆昔》)。而成都则是南宋时首都临安(杭州)之外最繁华的城市。陆游去成都是调任成都府路安抚使司参议官;而担任安抚使的又是当时著名诗人,也是陆游好友的范成大。他此行是由前线到后方,由战地到大都市,是去危就安、去劳就逸。他在南郑往成都途经四川剑阁剑门关时写下这首诗。 注释 剑门:剑门,在今四川剑阁县北。据《大清一统志》:“四川保宁府:大剑山在剑州北二十五里。其山削壁中断,两崖相嵌,如门之辟,如剑之植,故又名剑门山。” 消魂:心怀沮丧得好象丢了魂似的。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。 合:应该。 未:表示发问。 译文 衣服上沾满了旅途上的灰尘和杂乱的酒的痕迹。出门在外去很远的地方宦游,所到之地没有一处是不让人心神暗淡和感伤的。我这一辈子就应该做一个诗人吗?骑上瘦驴在细雨中到剑门关去。 参考资料 1. 缪钺 等.宋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7:934-936 2. 鹤鸣 编选.陆游经典作品选.重庆: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,1995:21 3. 陆游诗词选,中华书局,2009年版,35-36. |
Copyright © 2001-2012 | 文正文化网 版权所有 ( 沪ICP备16043605 ) | GMT+8, 2019-12-9 21: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