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仲姜盘 春秋早期 上海博物馆藏 盘 盘,承水器。商周时期宴飨用之,宴前饭后要行沃盥之礼,《礼记•内则》曾记载“进盥,少者奉槃,长者奉水,请沃盥,盥卒授巾”沃盥之时盘匜(或盉)相需为用,即用匜(或盉)浇水在手上,以盘承接弃水。西周中期前段流行盉盘相配,西周晚期至春秋战国则多流行盘匜相配。战国以后,沃盥之礼渐废,盘亦被“洗”替代。 商代以前盘用陶制,商代早期出现了青铜盘,但为数不多,商代晚期才逐渐流行。商代盘都是敞口、圈足、无耳,变化仅在口缘及圈足上,主要形式如下: 一、 平缘圈足式 敞口平缘,腹似浅锅,圈足较低,上有大十字孔。商早期器。(图1) 二、平缘鼓腹圈足式 敞口平缘,敛腹圜底,圈足上有三个大方孔。此式产生于商代早期,流行于商代中期。例图为商代中期器。(图2) 三、宽缘高圈足式 敞口宽缘,敛腹圜底,圈足很高,且有大十字孔。商晚期前段器。(图3) 龟鱼纹盘 陕西清河县张家坬出土 图3 四、窄缘浅腹圈足式 敞口窄缘,下腹收敛,底部近平,圈足较高,上有三个小方孔。商晚期器。(图4) 西周时期,尤其是西周中期,青铜盘的形制变化较大,盘腹变浅,一般都设有双耳,有的还增设宽流和鋬手,有的在圈足下另加附足,以增加盘的高度。 西周时期青铜盘的主要形制有: 一、 窄缘高圈足无耳式 此式基本上与商代第四式相同,惟圈足下缘加上一道边条,以增加高度。西周早期器。(图5) 二、窄缘附耳圈足式 《商周彝器通考》(图829)收录一件西周早期“祉盘”,为此式。敞口窄缘,附耳圈足,盘腹園收,底近平。腹部和圈足均饰蝉纹。西周早期器。(图6) 三、窄缘浅腹附耳圈足式 敞口窄缘,盘腹比上式更浅,附耳高出器口,圈足底而外侈。西周中期器。(图7) 墙盘 陕西扶风白家庄出土 图7 四、侈口浅腹环耳圈足式 陕西临潼南罗出土一件西周中期“真盘”,为此式。侈口浅腹,圈足外侈,腹壁有一对兽头衔环耳,腹壁饰云雷纹。西周中期器。(图8) 五、窄缘附耳三足式 基本形如三式。惟圈足下另加三个或四个附足,有的附足作兽面扁足,有的系长扁条形,有的作人负荷形。此形制产生于西周中期,流行于西周晚期,例图为西周中期器。(图9) 六、宽流兽首鋬附耳圈足式 陕西扶风庄白家村西南出土一件西周中期“伯雍父盘”,为此式。敞口窄缘,鼓腹平底,前有宽流,后有兽首鋬,两侧有一对附耳,盘底平而圈足外侈,腹部饰云雷纹。西周中期器。(图10) 七、宽流兽首鋬圈足式 陕西蓝田辋川指甲湾出土一件西周晚期“宗仲盘”,为此式。敞口窄缘,前有宽流,后有龙首鋬,圈足外侈。西周晚期器。(图11) 宗仲盘 陕西蓝田辋川公社指甲湾出土 图11 八、宽流兽首鋬三足式 基本形如上式。惟圈足下有三条附足。西周晚期器。(图12) 九、直口鼓腹长方体式 此式巨大,目前仅见于虢季子白盘一例,口呈长方形,直口斜壁,深腹,四面个有一对兽头衔环耳,四足作矩形,长130.2、宽82.7、高41.3厘米。这是迄今所见最大的盘,其用途当为盛水、盛冰,沐浴时作为澡盆使用。西周晚期器。(图13) 虢季子白盘 陕西宝鸡虢川司出土 图13 参考资料 1. 马承源.中国青铜器.上海古籍出版社 文章内容说明 本文根据“马承源.中国青铜器.上海古籍出版社”一书的相关章节整理而来,本站免费发布,仅供网友学习使用,若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 图片说明 文章图片根据原书所示图片配图,黑白图片为原书配图,彩色图片通过百度图片搜索同物图片而来,拍摄者无法查询,目前为免费使用,图片版权归原拍摄者所有,图片拍摄者(所有者)若发现本站使用了您的图片,可与本站管理员联系,我们愿意与您协商,为您的图片支付适当的费用,若协商不成,我们会对图片进行删除处理,感谢您的理解。 |
Copyright © 2001-2012 | 文正文化网 版权所有|沪ICP备12013690号-1 | GMT+8, 2022-8-18 21:54